%@ Language=JavaScript %>
兰医生 HOMPAGE ∣捐献骨髓∣工作室∣治疗康复∣病友故事∣相关资料∣真情互动∣咨询问答∣我的简历∣媒体报道∣随笔小札∣返回首页∣
隋继国的精神将激励我们 继续前行 隋继国最后的日子 --怀念继国
戏剧性的相识
两个中国军人竟由一个香港人牵线而相识,此事让人感到多少有点戏剧性。(本人是一名有着28年军旅行生涯的退役老兵)。 和隋继国、朱金平2002年12月在北京 香港人名叫黄福荣,他曾陪隋继国徙步走全国呼吁捐献骨髓,为中华骨髓庫的扩容不辞辛苦地奔走呐喊。2002年6月黄福荣在“全国首家民间骨髓捐献网”上为湖北白血病患者谢银质呼吁求助,从此我们就有了联系。 黄福荣在第一封信中就问我“是否知道隋继国?”我答复他:我知道隋继国的事迹,看过他写的书《挑战死亡--双癌少校绝唱》。黄福荣将我的电话号码转告给了隋继国,不久,隋继国打来电话,我们第一次通话谈了近40分钟,虽然不曾见过面,但彼此都为对方的坦诚和热情所打动。 我对继国开玩笑地说“我比你年长10岁,军龄也比你多10多年,我应该是你的‘上级’了”, 继国说:“那是理所当然,大姐,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个爽快人”, “你的《挑战死亡》一书,我在西安书店看到立刻就买了一本,并且看了3遍,坦率地说真佩服你,因为我做不到……” 因为都是当兵的出身,又有着与白血病魔抗争的共同经历,我俩有说不完的话,直到我们意识到长途电话的费用问题时,才不得不打住了话题。那次电话中我们约好要在北京见面。 2002年12月,隋继国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我和朱金平也相约在北京高士奇基金会参加白血病康复协会的第二次工作会议。为此,几路人马分别从东西南北聚集到了北京。 在我住的宾馆房间,初次见到隋继国。他身穿棉军大衣,一进门就向我致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看来他真把我当成了“上级”。眼前的继国比起我在《挑战死亡》一书的封面上看到的那个英姿勃勃的少校相比显得苍老些,头发花白了一半,但他的浓眉大眼依然是那样炯炯有神,谈吐中我感受到这是个坚强、乐观的山东汉子,丝毫看不出他是个身患白血病和脑瘤两种癌症的病人。 吃午饭时,隋继国对我讲述了他和黄福荣相识的经过: 98年隋继国为了中华骨髓庫的扩容,完成了他的第一个“战役”-----骑自行车走全国呼吁和宣传捐献骨髓;接着他又开始了第二个战役:从北京出发徒步走到香港,沿途宣传,继续为挽救白血病人奔走呐喊。 继国徙步走神州的宣传活动,当时被多家媒体报道,香港司机的黄福荣在香港某报上看到后,深深地被隋继国的义举所感动,他从香港到内地来寻找隋继国。黄福荣费了不少气力和时间终于找到了隋继国,提出要陪他一块行走。 隋继国开始不相信黄福荣,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他,就想出办法来考验考验这位来自香港的陌生人。第一天隋继国走了50里,黄福荣跟在他后面一步不拉,路上他也不与黄讲一句话;第二天,他走了60里,黄福荣一瘸一拐地硬是跟着他走,还是不说什么;到了第三天,隋继国走了80里路,此时的黄福荣虽然已显得力不从心,但还是坚持走了下来了。 此时的隋继国终于相信了黄福荣的真心诚意,从此后他们俩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和兄弟,隋继国孤独、艰难的旅程,从此也有了一个好伴侣,好兄弟。2001年隋继国因脑瘤复发作第二次开颅手术时,黄福荣在医院里打着地铺陪护照顾隋继国。
共同的事业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2002年12月2日下午,我们一起到北京高士奇基金会参加白血病康复者协会工作会议。与会的有高志奇(高士奇基金会秘书长,白血病康复者协会的会长);朱金平(白血病康复协会秘书长及创建人)、隋继国、黄福荣、刘昌平,还有冯文红女士(她妹妹冯文娟2001年患白血病) 美籍华人毛克强等人。 在会上,我们讨论了协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当时中央电视台记者权勇等人到现场采访拍摄了这次会议的实况。 12月3日晚,隋继国、朱金平、我及小冯一起去北大参加白血病患者北大学生刘正琛发起主办的“阳光骨髓捐献计划北京大学大型公益晚会”。隋继国向大会工作主办方提出申请发言,想为这次大会“锦上添花”作宣传,遗憾的是他的请求没有被答应。 当时,北大的大讲堂里人很多、很拥挤,我们进去时早已没有了座位,进入会场后我们几人就被挤散了,热心而干练的小冯机敏地为继国找到一个空位子让他坐下,其他几人则只好在礼堂最后一排靠墙站着。 晚会结束时,我们找不到隋继国了,想到当天上午继国在医院刚刚作过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我们几人更是着急,后来我们才得知继国因申请大会发言未经同意他感到很失望,加之骨穿和活检的伤口隐隐作痛,就提前返回了医院。 第二天下午,协会的工作会议要继续进行,我打电话告诉继国,身体不适就不要参加会议了,可是继国还是从东直门乘公共汽车赶到了西郊的高基会。 他是第一个到会场的,当时继国穿着病号服,看到继国显得苍白和疲惫的面容,我真有点于心不忍…… 大家在讨论协会的工作计划中最伤恼筋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继国二话没说掏出了500元钱交给了高秘书长。 两年前隋继国单枪匹马宣传捐献骨髓,在他的精神鼓午和呼吁下,河北大学有部分学生志愿捐献骨髓,捐献者每人500元钱的检测费都是隋继国本人捐献。《挑战死亡》一书义卖所得,他也都捐给了当地的红十字会。 离开北京前朱金平和我一起到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看望隋继国。记得当时继国十分感慨地说:“一个人的力量必竟太小,我们联合起来一起宣传和呼吁, 相信影响和效果会好起来的”和隋继国、朱金平参加白血病康复协会会议2002年12月 那天,继国,金平和我三人在 他的病床边,研究着白血病康复协会工作该怎样具体实施,同病室的另一位老大爷听着我们三人的讨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进来出谋划策。继国风趣地说“我们在开一次重要的遵义会议”。 继国还告诉我,他因为没有找到相合的骨髓,又无法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3月中旬医院准备为他进行脐血移植(他配上一份相合脐血),他要最后一搏,争取机会。继国知道 自己患慢粒已进入第5年,这意味着医学界所界定的慢粒患者平均存活5年的期限就要到了。 他患脑胶质细胞瘤也已6年多,并作过两次开颅手术,与死神几度擦肩而过 。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脐血移植能有多少把握和希望,真让人不敢想,风险莫测,令人担忧,但当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只能在心里为他祈祷,祝他平安。 (继国的4个哥哥没有一人与他骨髓配型相合,而我知道的另两位青岛和安徽患者都是仅有姐弟俩人,却是HLA全相合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骨髓移植,这莫测的天命真正令人无奈)。 一次成功的策划 北京分别后, 2003年元月10日我参加了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召开的 “中华医学会陕西血液分会2002年年会”。会上我听了血液专家关于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的报告,从而进一步了解了脐血移植的基本知识和现状。 脐血移植,扩大了供髓者来源,排异反应(GVHD发生率低,症状轻。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适用于小儿、低体重者(小于50kg),脐血量有限,干细胞数量不能满足高体重者。 得知这些信息,我马上联想到一个多月后准备进行脐血移植的隋继国,显然继国并不是脐血移植的合适对象。 在这次陕西省血液专家的学术交流会上,我还得知由诺华公司生产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新药“格列卫”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会议上我见到了赞助此次会议的诺华公司市场部的几位职员,并得到了有关详细资料。“格列卫”是目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理想和有效的口服新药,此药问世后美国等国外的慢粒患者作骨髓移植的人数逐年下降。这些信息对隋继国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消息! 我很快给已出院回保定家中的继国打去电话,让他不要考虑作脐血移植,因为这种移植因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对他并不合适,而且一旦失败对慢粒病人来说风险太大。我让继国寄来一套有关他的资料,包括国内各大媒体对他的事迹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公益行动为他拍的专题片以及他本人出版的《挑战死亡》一书,我准备与诺华公司进一步接触,争取诺华公司能为隋继国提供格列卫治疗。 在这期间,一直与我保持联系的长沙《健康必读》杂志编辑朱柳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告知湖南卫视“真情风采”栏目正在网上进行评选2002年度“十佳爱心大使”活动,隋继国和黄福荣已进入候选人名单,热心的朱柳编辑 信中说:你们“白血病康复者协会”大部分是网民,应该及时通知他们! 我立即在协会网站(全国首家骨髓捐献网)留言“快去给隋继国投票!”并在网上、QQ上给网友们传递 信息。那几天,隋继国、黄福荣两人的票数直线上扬。3月初,隋继国和黄福荣接到湖南卫视的正式通知,他俩光荣当选“爱心大使”。 当他们接到参加颁奖活动的通知时,碰巧我为协会的事第三次到了北京,继国打电话约我到他保定家里见面。 在继国刚搬的新家,我见到了他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母亲,秉性刚强的老父亲、他活泼可爱的女儿和贤惠要强的妻子。 当时,黄福荣也刚刚从湖北过来,他的朋友白血病患者谢银质因无钱治病而故去了。黄福荣春节期间去湖北农村看望了银质的父母和弟弟银慎,此时的黄福荣仍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难以自拔,所以他话语不多,显得心事重重。 2003年3月在保定和继国及他的母亲 继国看上去比三个月前消瘦了许多,脸色也很苍白,他告诉我最近复查的血象结果白细胞明显增加,最高一次达4万多……我不禁为他担忧,慢粒患者的病程进入了第5年,血象波动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从隋大妈那里得知,继国患白血病后只是在早期用干扰素治疗了半年时间,后来因为经费问题他瞞着家人私自停药,一直在服用较便宜的羟基脲治疗。 人们都知道治疗白血病花几十万元钱是司空见惯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钱将能延长生命,无钱则意味着死亡。对于这一点,患病多年的隋继国心里不是不清楚,然而,他想的不是自己,他考虑最多的仍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挽救更多的白血病人。继国以无私无畏的精神,用生命向病魔挑战,向死亡挑战!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因为他的勇敢刚强,病魔也曾一度望而却步。 3月6日回到西安, 我立即着手与诺华公司联系。从四医大西京医院血液科的白教授(白教授是我的校友,也曾是我的主管医生)那里获得了诺华公司西安分部高延梅小姐的电话, 当天中午高小姐就来到我家里,诺华公司的职员办事的高效率令人钦佩。 我向高小姐介绍了隋继国的事迹,并将有关资料交给了她,高小姐也被隋继国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她表示将尽快地将这些材料递交到北京总部,并给我留下联系电话。我对高小姐说:“白血病康复协会相信诺华公司一定会帮助隋继国的!我们一起来努力帮助这位勇士!“没几天我就与诺华公司北京销售部的高经理取得了联系,高经理让我将隋继国的病情及有关资料及联系地址传真寄到北京。 3月18日高经理与隋继国在北京见面,并将隋继国的资料上报诺华的瑞士总部,第一次见面,高经理就给隋继国提供了治病的“格列卫”药品。 至此,从元月10日我开始策划为隋继国向诺华公司申请格列卫治疗的计划,如期达到了目标。我为继国能有一个理想的治疗途径和出路感到由衷地欣慰。后来的半年多时间,继国一直服用格列卫治疗,血象趋于稳定,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脑瘤复发带走了继国兄弟
三月初在保定,继国对我讲了他准备进行“第5次战役”,即计划7月份再次出征,到全国各地进一步作捐献骨髓的宣传。这次他是准备举着白血病康复协会的旗帜出行,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信息:绝症不等于绝望! 就在他花费很大的心血和努力,为此次出行宣传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03年6月份继国脑瘤第三次复发,他不得不再住进北京军区总医院。这期间,与他情同手足的黄福荣又一次从香港来到继国的身边陪护和照顾他。7月底继国接受了第三次开颅手术,术后医生告诉继国的妻子和小黄,脑胶质细胞瘤已在继国的颅内多个部位复发,这次手术只能是姑息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术后不久,继国从北京回到保定家中,持续的高颅压,剧烈的头痛折磨着继国,刚强的他从不呻吟,但在几次的电话中继国流露出了一种悲伤之情,他不是为自己悲观,而是为他不能开着已制作好的三轮摩托宣传车出行而深深地感到遗憾和悲哀。我一再劝慰他:“你的身体情况早已不能出行宣传,治病要紧,心态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不要太难为自己了。” 术后,黄福荣一直守护在继国的身边精心照顾他,继国的病情虽曾一度好转,但回到保定后情况每况愈下,走路越来越艰难,经常不由自主地摔跤。一次,他和老母亲都摔倒在地,一个是年已八旬的老人,一个是重病在身的病人,俩人你扶我、我扶你,却怎么都站不起来…… 渐渐地继国連出门都很困难,我能想象得出这个意志如钢铁般的战士,身处此境的心态,焦虑、烦燥,无奈,他实在不愿意让身不由已的病躯拖累着家人。 一天趁家里没有人时,他挣扎着扶着楼梯艰难地走下楼,遇到了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母亲问他:“继国,你要干什么去啊” “我想去买些安眠药,我真不想再拖累大家……” 老母亲拦住了继国,“孩子,不能啊!” “妈,我实在是走不动了,如果我自己能走动,我真想去一个深山老林没有人的地方,自己躺在那里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我实在不想拖累任何人啊…… 隋大妈泪流满面……看着刚强的儿子被病魔折磨得这样无奈,这样戚惨,眼见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就在眼前,隋妈妈心痛难忍……
手术和药物都没能阻止住癌细胞继续侵袭的脚步,随着病情的发展,继国已不能行走,不得已他又住进了河北保定252医院,住院后不久继国进入昏迷状态。 得知这个消息,想起继国在北京手术前曾在电话中对我说:“大姐,希望咱姐弟俩能再见上一面……”,无论如何我要去看看继国。(继国术后,去北京出差的老公 到医院看望了继国,送去了继国要的啤酒和报纸杂志)。 10月25日,朱金平和我从北京赶往保定,在保定252医院神经外科重危病室我们见到了继国。 当时金平和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病人是我们的继国兄弟,只见他嘴上盖着块纱布,鼻子揷着鼻饲管,呼他唤他他不知,偶尔睁睁眼睛,目光也是无意识的。 继国的身体瘦弱的令人不忍看,整个人都变得不敢认,惟有那双浓眉没有变,其他一切都变了,他变得那样无助,变得那样脆弱,那样不堪一击,小黄告诉我们,一个多月来,继国的生命一直都是依靠医疗手段在维持着,维持着他的呼吸,他的心跳…… 声声呼唤,继国没有一点反应,他听不到了。继国的妻子井老师告诉我们,继国住院后几次复查CT都显示颅内的肿瘤仍在增长。前些天继国的颅内压很高,喷射状的呕吐十分剧烈,用了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后好一点……但这只能是暂时的缓解。 黄福荣和井老师在护理继国(2003年10月25日) 不懂医的金平问我:“隋大哥还有没有清醒过来的希望?” 我告诉他颅内肿瘤继续发展的结果是无法降低的颅内高压—压迫桥脑生命中枢---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实在不忍看继国这样受罪,更痛心的是无法避免的最后时刻的来临…… 当天金平和我还去看望了继国年迈的双亲,继国病情恶化后,隋大妈每日伤心流泪,哭得患了眼病。我俩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两位老人,我们见到了继国的四哥,一个朴实的中年汉子。他说继国患病多年了,这个结局家里人早有思想准备…… 当时在继国家的还有一位河北大学的学生。这位同学说就在前不久,河北大学再次掀起捐献骨髓的热潮,一天就有500多人采血样,同学们都是在隋继国的感召下,纷纷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继国这一生没有白活!他的刚强、他的无私无畏、他的奉献精神教育和影响着无数的年轻人。 在继国的家门口,我们见到了继国准备出行的宣传车,宣传车车身上大大地写着这样几个字:“绝症不等于绝望”! 我将这辆凝聚着继国心血的宣传车拍摄了下来,我相信,隋继国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捐献骨髓行列!中华骨髓庫的扩容工作一定会加快速度! 回到西安没几天 我就接到黄福荣的电话:11月1日上午11点25分,继国走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仍令人感到阵阵揪心的痛…… 前几天在医院里见到继国时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闪过,当时,望着植物人一样无意识无知觉的继国,我在想:继国是个钢铁般的汉子,本意是不会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活在世上……
因此,他走了,走了是一种解脱…… 白血病康复协会将会接过你的旗帜,继续前行!!!
2003-11-01 深夜
|